10月9日中午,党委委员、副校长胡锋吉在学术报告厅,以“铭记抗战历史 共铸复兴伟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为我院学子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围绕“长风浩荡、中流砥柱、盛世盛典、强军伟业、昭示未来”五个维度展开,将抗战历史与医学使命深度融合,为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课堂上,胡锋吉首先以“长风浩荡——百年变局 胜利回眸”为引,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视角,梳理了中国抗战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结合1931年至1945年的关键战役与史料,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他特别提到,抗战时期无数医学工作者以“手术刀为枪、药箱为盾”,在缺医少药的前线筑起生命防线,“浙西南抗战纪念馆里保存的战地急救包,就是‘医者仁心’与‘爱国丹心’的最好见证”。随后,他以“中流砥柱——血火峥嵘 铁血脊梁”为重点,通过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医者的事迹,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医疗体系建设,阐述了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精神传承,医学生要从先辈‘以医报国’的抉择中坚定信仰”。
围绕“盛世盛典——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与“强军伟业——军强国安 再续荣光”,他结合今年全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解读了“铭记历史是为了守护和平”的深刻内涵。他提到,从抗战时期“弱国无国防”的惨痛教训到新时代国防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协同发展,医学始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抗疫中军队医护冲锋在前、边疆医疗哨所守护健康,都在诠释‘健康长城’与‘钢铁长城’的共生共荣”,鼓励医学生关注军事医学、应急救援等领域,以专业所长筑牢安全防线。
最后,他以“昭示未来——真理灼灼 初心如炬”为落脚点,寄语全体学子:“80年前,先辈用血肉之躯回答‘民族救亡之问’;今天,你们要用仁心仁术回答‘强国建设之问’。”他强调医学的初心是“生命至上”,复兴的使命是“人民至上”,二者在“健康中国”战略中高度统一。现场,护理学252陈帅分享感悟:“听完抗战时期女医护‘背着药箱跟党走’的故事,我更加坚定了‘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课程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学子们纷纷表示,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把历史记忆转化为勤学苦练的动力,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中书写青春华章。
(责编:古俊双,二审:张凯波,三审:吴华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