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暑期实践】青春力量守护“银龄”用药安全:药品说明书适老化研究的深度探索

时间:2025-08-18作者:于闻溪,郑湘弋点击:10


青春助力银龄健康,开启适老化调研新篇

2025年6月21日起,至7月4日结束,隶属于丽水学院医学院“银龄药盾”实践团的十名青年学子,把重点放在老年用药安全上,来到丽水市莲都区的养老院及药店,实施药品说明书适老化专题调研。

现在丽水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5%以上,而药品说明书存在字号小、术语专业性强、排版密集的状况,已成为老年人正确用药的“无形阻碍”,实践团通过走访、问卷调研、访谈去挖掘需求,凭借专业知识创新改造预案,靠青春担当践行“健康中国”理念,维护老年群体用药安稳。

深入调研:撕开适老化“认知迷雾”

实践团踏入莲都区的药房、社区与养老院中,针对近百份药品说明书做实证分析,发现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用药困扰——字号小、表述专业、信息繁杂,跟老人视力变弱、认知习惯不一致,强化用药阻碍。

访谈中,老人误解“一日三次”,空腹吃药伤害了胃,自行减药量导致病情反复的案例,让团队觉察到:药品说明书做适老化改造是关乎老年健康以及家庭照护的民生课题,青年学子靠脚步丈量需求,用专业回应民生热点,靠调研行动传送“健康中国”的青春热力,替老人探寻安全用药的路子。

创新方案:组建“视听说”适老体系

经过深入调研,“银龄药盾”团队打破常规,创新性地推出了一套“看得清、听得懂”的适老用药方案。他们对药品包装进行改变:字体显著放大,并用醒目的“绿色标识用法、红色标识禁忌”来区分信息。更贴心的是,巧妙运用钟表图标和药片图案,直观展示“一天吃几次、每次吃多少”,一张图就能把复杂的用药说明讲清楚。不仅如此,团队还在药品说明书中嵌入了智能二维码。老人扫码后不仅能听到吴语、闽南语等亲切的方言播报,还能通过AR技术“身临其境”般看到模拟的服药场景,解决了记不住、看不清的困扰。说明书上的“每日三次”也被贴心改成了“早中晚各一次” 更通俗好懂。 

这套方案融合了视觉、听觉和场景模拟的多重交互方式,从根本上重塑了适老用药的体验,让老年人吃药更安心、更踏实。

青春微光暖银龄:靠行动铺设用药守护网

学生团队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互联网 + 适老”服务,做出用药相关的短视频及推文,让知识更加易懂。还去社区引领老人用新说明书、扫码操作,协助其越过“数字鸿沟”,队长王知之宣称,医学生得懂“治病”,更要明白“治心”,团队正在筹备开展跨校联动,集合青春力量开展改造,靠实践应对老龄化困境,凭微弱之光守护老人用药平安,写就“用药无忧”的期盼。

(责编:吴洪亮,二审:张凯波,三审:吴华岳)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 丽水学院医学院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