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现代人群心理压力问题,探索自然疗法应用路径,2025年7月1日至14日,森息智愈—天然木艺香氛疗愈工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校内开展芳香植物精油与木艺结合减压产品研发,完成3类样品试制、500份需求调研及3场社区推广,形成完整技术方案。
科学调研锚定方向
7月1日项目启动后,团队系统筛选中外文献217篇,涵盖精油提取工艺、木艺载体设计等核心领域。7月2日针对学生、职场人士设计结构化问卷,在丽水学院及周边企业发放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数据分析显示:89%受访者期待天然材质减压产品,76%关注使用便捷性。据此,团队于7月3日确定开发香薰木盒、精油扩香器两类载体,选定松木、樟木为基底材料。
实验室攻坚关键节点
7月4日,团队成员在化学实验室完成首轮样品制作:将迷迭香、薰衣草等植物精油注入多孔木艺载体,通过恒温设备测试挥发稳定性。7月5日,组织20名志愿者参与盲测,根据“舒缓效果”“气味舒适度”等6项指标收集反馈。志愿者李女士(银行职员)表示:“木盒散发的松香能快速缓解工作紧张感。”团队据此调整精油配比,将柑橘类精油浓度提升15%以增强提神效果。
双线推广验证成效
7月6日,团队开发用户健康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情绪变化可视化记录。7月7日,邀请30名用户完成平台压力值测评、使用打卡等功能测试。7月9日,团队分赴白云、紫金街道的三个社区开展减压工作坊,现场演示香薰木盒操作流程,167名居民参与体验。社区工作者王先生反馈:“木艺载体比塑料产品更具质感,草本香气更自然。”
资源整合深化应用
7月11日,团队走访丽水市“张氏木艺”工坊及“百草堂”中医药企业,探讨木材预处理工艺与精油原料供应。木艺传承人张师傅现场指导镂空雕刻技术,提升产品透气性。7月12日至13日,团队整合实验室数据、用户测评报告形成32页研发报告,制作试用案例集收录21个典型反馈。
该项目响应“健康中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2019-2030年)”要求,结合浙南特色木艺与中草药资源,为自然疗法本土化提供新技术路径。团队建立的用户情绪数据库已收录800余条压力值变化记录,研发成果计划应用于丽水学院心理咨询室及合作企业员工减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