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浙西南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于2025年6月11日,丽水学院浙西南红色文化暑期调研团走进浙西南革命相关场馆与遗址,开展“追寻红色革命印记,赓续爱国主义薪火”主题实践活动。参与者们穿梭于历史场馆与革命遗址间,在探寻先辈足迹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活动当日,参与者们先后来到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小吉会议旧址等多地。走进纪念馆,时光仿佛拨回至那段烽火岁月。陈列的珍贵史料中,泛黄的《土地革命政策文件》,清晰记录着“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的革命实践,见证着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生锈的步枪、斑驳的手雷,无声诉说着挺进师反“清剿”战斗的惨烈与英勇。踏入小吉会议旧址里,重温1935年6月那次关键会议,能深切感受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部署创建根据地的智慧与决心。大家通过采访当地工作人员,核实历史细节,让这段历史在交流中愈发清晰生动,参与者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内涵。
除了实地参观学习,实践团队还开展了对当地居民及群众的采访调研,旨在了解他们对浙西南革命文化的了解程度。队员们走进社区、街道、乡村,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进行交流。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老年群体由于经历过或听闻过更多革命时期的故事,对浙西南革命文化有相对较深的了解,并且对革命先辈充满崇敬之情;中年群体对红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了解;而青少年群体由于接触红色文化的渠道相对有限,对浙西南革命历史和精神的了解则较为匮乏。
活动尾声,参与者们围绕“如何更好赓续浙西南革命精神”进行了交流。经过过调研不同群体对浙西南革命文化的认知现状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将认真思考如何让人民群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浙西南革命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人提出通过校园宣讲、社区活动传播革命故事,有人倡议将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学习。让浙西南革命历史与精神被更多人知晓,激励新时代人们传承红色薪火,以奋斗姿态续写爱国奉献篇章,让浙西南革命精神在实践中熠熠生辉、永续传承 。
老师:张成指导旺,王喜周
学生成员:刘童心,卢思宇,何佳艺,陈心怡,黄敬媛
缪晨晨,许秀婷,朱思莹,吴陈柔
(责编:吴洪亮,二审:张凯波,三审:吴华岳)